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12p_啦啦啦在线视频免费观看4_一线在线观看免费

?

新聞中心

行業(yè)新聞

您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>  行業(yè)新聞

產業(yè)政策作用顯現(xiàn) 2017年棉花產業(yè)將迎來轉折點

來源:寧波寧興貿易集團有限公司編輯:ADMIN日期:2017-07-19 09:29:27本文瀏覽量:

發(fā)表時間:2017年07月13日  來源:上海國際棉花交易中心

        由于我國內外棉差價等因素的影響,多年來棉農棄種棉花的問題越發(fā)凸顯。然而,根據(jù)國家棉花市場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調查,2017年棉花生產格局似乎有了轉變。2017年國內棉花實播面積同比增加8.5%,棉農積極性有所提高,這主要是因為:種棉效益和比較效益有所提高、棉花產業(yè)政策扶持力度加大、國內外棉花價差縮小等。
         6月份美國農業(yè)部全球棉花供需預測月報顯示,2017/2018年度(2017年9月~2018年8月)全球棉花產需缺口38.7萬噸;中國棉花產需缺口304.9萬噸。雖然我國棉花庫存很大,但若以每年200萬噸的速度拋儲,也僅夠維持5年,未來供需缺口會越來越大。2017年是棉花產業(yè)的轉折年。在這一年國內外棉差價縮小,棉農植棉效益上升,多年下滑的種植面積由降轉升。隨著國內庫存量的繼續(xù)降低,棉花生產的機遇或將來臨。
        種植面積多年下降
        根據(jù)國家統(tǒng)計局數(shù)據(jù),近10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,基本呈現(xiàn)出不斷下降的趨勢。從2007年的8889.15萬畝降至2016年的5064.15萬畝,降幅為43.0%。2007~2010年,棉花面積從8889.15萬畝逐年降到7273.05萬畝;2011年小幅回升到7556.71萬畝;2012~2016年大幅下滑。與此同時,棉農的植棉積極性嚴重下滑。據(jù)國家棉花市場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統(tǒng)計,2016年黃河流域、長江流域分別同比下降24.8%、27.7%。相比之下,新疆植棉面積較為穩(wěn)定。
        今年棉花面積增加
        6月21日,國家棉花市場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發(fā)布全國棉花實播面積調查報告。2017年全國棉花實播面積4757.3萬畝,同比增加8.5%。其中,新疆棉花實播面積3162.9萬畝,同比增加8.9%,面積全國占比提升至66.5%,全國種棉向新疆地區(qū)聚集。(數(shù)據(jù)來自國家棉花市場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5月中下旬就棉花實播面積在全國范圍展開的專項調查,樣本涉及15個?。ㄗ灾螀^(qū))、70個植棉縣(市、團場)、2800個定點植棉信息聯(lián)系戶。)報告顯示,西北內陸棉花實播面積3198.8萬畝,同比增加9.2%。其中,新疆增加8.9%,甘肅增加52.8%。黃河流域棉花實播面積899.3萬畝,同比增加8.0%。其中,天津、河北、山東、陜西增幅較大,分別為13.8%、9.3%、7.5%和7.1%。長江流域棉花實播面積607.7萬畝,同比增加5.8%。其中,江蘇、湖南、湖北、安徽和江西分別增加12.5%、6.2%、5.4%、5.1%和4.9%。
        植棉效益大幅回升
         今年植棉面積回升,最直接的原因是去年棉農效益回升。2016年全國棉花主產品產值增加,收益由負轉正,增幅較大。全國樣本籽棉產量293.0公斤(畝產量,下同),同比增12.1%。全國棉花主產品產值2047.39元(畝產值,下同),增560.46元,增37.7%。全國棉花主產品純收益541.57元(畝收益,下同),同比增563.90元。
        棉花比較效益較高
        在收益提升的同時,與玉米(1681,7.00,0.42%)等作物相比,棉花比較效益也相對較高。據(jù)國家棉花產業(yè)技術體系項目組調查,從比價來看,2016年皮棉與水稻比價同比上漲12.7%~20.0%,與小麥比價同比上漲9.7%,與玉米的比價同比上漲51.0%。據(jù)國家棉花市場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數(shù)據(jù),2016年度內地籽棉收購均價7.28元(公斤價,下同),同比上漲24.2%;新疆籽棉收購均價7.23元,同比上漲33.7%。相關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6年12月底全國玉米均價1.621元,較年初下跌17.4%。從2014年到2017年,三等小麥國家最低收購價均合2.36元,保持穩(wěn)定。2016年早秈稻比2015年下調2元,中晚秈稻、粳稻保持2015年水平不變。棉花價格上漲,玉米價格下降,水稻、小麥價格穩(wěn)定,棉花比較效益提高。
        據(jù)新疆農業(yè)廳數(shù)據(jù),預計2017年全疆小麥面積1776.5萬畝,較上年減少207.6萬畝。一方面是去年芽麥發(fā)生面積大,另一方面國家確定新疆棉花目標價格三年不變,農民對棉花收益預期提高。因此,新疆小麥面積減少、棉花面積增加。近期新疆發(fā)展改革委對全區(qū)10個地(州、市)28個調查縣(區(qū)、市)(不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)2017年棉花單產、生產成本及收益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,結果顯示,棉花單產、銷售價格、成本略增,收益增加。預計2017年畝凈利潤較上年增加34.55元,增幅122.62%;畝現(xiàn)金收益較上年增加92.13元,增幅11.35%。
        產業(yè)政策作用顯現(xiàn)
        為了穩(wěn)定棉花生產,國家出臺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。如果棉花市場價超過目標價格,國家不干預;市場價若低于目標價格,國家給棉農補貼。2014~2016年,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水平分別為每噸19800元、19100元和18600元;內地補貼范圍覆蓋山東、湖北、湖南、河北、江蘇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西和甘肅9省。
        今年3月16日,國家發(fā)改委、財政部發(fā)布《關于深化棉花目標價格改革的通知》,從2017年起,棉花目標價格由試點期間的“一年一定”改為“三年一定”。2017~2019年,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8600元,與去年持平。按照WTO規(guī)則,目標價格補貼屬于“黃箱”政策。6月15日,新疆出臺《2017-2018年度自治區(qū)棉花目標價格改革工作要點》,利用保險、期貨等金融工具開展“收入保險期貨”試點?!氨kU+期貨”試點已在莎車、巴楚等產棉縣市展開。據(jù)了解,“保險+期貨”也是美國等發(fā)達國家保證農民收益、規(guī)避價格風險的重要工具。4月10日,國務院《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(qū)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(qū)的指導意見》明確提出了棉花生產格局:新疆為主,兩河流域為補充,保證面積在3500萬畝以上。新疆棉花生產的重要地位得到明確。
        國內外價差縮小
        這三年實行的目標價格補貼試點政策,使得國內棉花價格下跌,國內外棉價差縮小。據(jù)國家發(fā)改委經(jīng)濟貿易司7月3日發(fā)布數(shù)據(jù),5月,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每噸16006元;新疆標準級皮棉銷售均價每噸15912元;鄭棉期貨主力合約(9月合約)結算價每噸15832元。同期外棉價格卻小幅上漲。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報價每噸15648元(按1%關稅);紐約棉花期貨主力合約(7月合約)結算價為每磅78.8美分。
        可見內外棉花價差已經(jīng)縮小至幾百元,內外棉逐步接軌。2014年,新疆棉價為每噸19800元,當年中印、中美棉花最高價差達到6010元和5030元。中國棉花進口實行配額制:配額為89.4萬噸,關稅1%,配額外實行滑準稅(根據(jù)進口棉價不同實行不同稅率)。當進口棉完稅價大于等于每噸15000元時,進口關稅3.8%;低于15000元時,則按一定公式計算,最高可達40%。完稅價14000元,稅率約5.4%;13000元,稅率約7.8%。當前稅率對棉花進口影響有限,進口量取決于內外棉價差。
        棉花需求缺口擴大
        目前中國棉花市場供給包括國內產量、拋儲和進口三部分。根據(jù)USDA6月10日發(fā)布的全球棉花供需預測月報顯示,2017/18年度全球棉花期初庫存1945.2萬噸,產量2498.0萬噸,消費量2536.7萬噸,期末庫存1909.7萬噸,創(chuàng)2011/12年度以來的新低,需求缺口38.7萬噸。中國期初庫存1060.3萬噸,產量522.5萬噸,進口量108.9萬噸,消費量827.4萬噸,期末庫存856.8萬噸,需求缺口304.9萬噸。根據(jù)國家棉花市場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數(shù)據(jù),2014年度以來中國棉花年消費量保持在760萬噸左右。而棉花產量大幅下降,2014~2016年度降幅分別為8.4%、16.7%和9.7%,產需缺口分別擴大到126萬噸、218萬噸及272萬噸,產需缺口擴大。
        棉花生產擴大機遇來臨?
        2015年度國儲棉出庫204萬噸,2016年度出庫量或將接近300萬噸,國儲棉庫存下降速度加快。據(jù)海關統(tǒng)計,2014~2016年棉花進口量分別為244.1萬噸、147.24萬噸、89.66萬噸。2017年前5個月進口56.52萬噸,同比增長58.1%。專家認為,棉花庫存看似很大,但如果繼續(xù)以每年200萬~250萬噸的速度拋儲,僅夠維持4年左右時間,之后棉花肯定供不應求。
        在品質上,品質較高的新疆棉還無法與美棉競爭;在種植條件上,印度一整年都可以種植棉花,我們無法與印度競爭。有觀點提出,我們應利用國外廉價的土地資源,多進口低價農產品。不過,專家認為,“我們至少要保證60%的用棉靠自己,否則我們對棉花的話語權、定價權就沒了。讓其他國家決定我們的用棉,將來的風險會更大”??梢哉f,未來兩三年隨著棉花庫存降低,國內棉花擴大生產的機遇將到來。同時,上游種子、化肥、農藥、農膜等農資產品以及全產業(yè)鏈服務的機遇也將到來。

?
Copyright © 2000 - 2025  寧波寧興貿易集團有限公司 ,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權所有

地址:中國浙江省寧波市中山西路138號天寧大廈 郵編:315010 電話:+86-574-87287288

傳真:+86-574-56168855 電子信箱:ningshing@ningshing.com